根据省农经队《关于开展油料成本收益快速调查的通知》,我市深入零陵、道县、江永、蓝山、祁阳等县市区,通过走访、座谈、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油料种植户、合作社开展专项调研,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:
(一)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。2021年全市种植油菜籽面积1151829亩,同比增长2.1%;种植花生面积291114亩,同比增长1.9%;种植葵花籽面积33406亩,同比增长1.2%。全市现有油菜生产大户2841户,种植培养面积28万亩,其中150亩以上的大户437户,种植培养面积14.4万亩;本地油脂企业37家,总加工能力25万吨;本地小作坊435家,加工能力14.8万吨;油菜综合机械化率65%左右,其中机播率55%、机收率50%;油菜花节接待游客40万人次,增加收入5000万元。双牌县委、县政府已召开专题会议,成立了首届双牌县油菜花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,并安排了专项经费,明确了“赏千里花海,品韵味双牌”的油菜花节主题,带动双牌乡村音乐节、美食节以及在花千谷、萧水河及沿河风光带举办文艺节目。道县祥霖铺镇两河口村成立分江头生态旅游公司,发展“油菜籽-优质稻-油葵”,每年种植油菜400余亩、油葵360亩,打造春秋两季花海,每年可吸引游客约10余万人次前来参观花海。
(二)政策项目引领,扶持力度大。油菜是我市秋冬种传统优势作物,2021年祁阳市、零陵区、双牌县、道县、江永县、江华县、新田县实施全省“稻-油”“稻-稻-油”水旱轮作试点项目,在油菜生产上,各县市区进一步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,扩大油菜种植培养面积。零陵区政府采购油菜种子和硼肥,免费发放给农民,全区共发放湘杂油753、763、丰油730等优质杂交油菜种子近10万包,营造秋冬种良好氛围。江华瑶族自治县积极引导社会投入,全县8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180余万元,购置拖拉机、油菜精量直播机、旋耕机、收割机达20余台,为全县8万多亩油菜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。道县继续去年的扶持政策采购了10.8万包优质油菜种子、2.5万包硼肥、500吨油菜专用肥进行统一供种、供肥,并积极联系县内的农机合作社组织,根据项目试点村的情况统一进行翻耕整地、起垄开厢以及机防服务。祁阳市采购优质油菜良种40万包、硼肥10万包、油菜专用复合肥100吨、有机肥500吨。依托绿色防控组织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机耕队、机防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,对开展绿色防控、深松深耕、育苗栽插、机耕机播机收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给予补助,补助资金约400万元。对新增“稻油”水旱轮作面积进行物化投入补助、社会化服务补助和种植户补助,全市新增“稻油”水旱轮作面积24000亩,补助标准150元/亩,共计补助360万元。对全市22个镇(街道)5个万亩油菜示范片、22个油菜千亩示范片进行面积核实验收,对验收合格、示范带动强、技术推广好的核心示范区按照100元/亩的奖励补贴标准做奖励补贴,补助资金约150万元。
(三)油料成本收益调查情况。全市共调查零陵、道县、江永、蓝山、祁阳等5个县市区115户油料种植户,按主题类型分:普通农户52户,占总调查户45.2%;规模户43户,占总调查户37.4%;农民合作社20户,占总调查户17.4%。按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品种分:油菜种植户104户,占种植户的90.4%,花生种植户6户,占种植户的5.2%,葵花籽种植户3户,占种植户的2.6%。2021年油料种植培养面积13114亩,花生面积45.5亩,葵花籽面积8.2亩,平均亩产110公斤,个别农户(最低20公斤,最高280公斤),亩平产值757元。
1、面积略增。从调查的115户汇总情况看:2021年油料作物种植培养面积13114亩,同比增加3915亩,同比增长2.9%。油菜种植培养面积增加的根本原因:一是价格因素。2021年,油菜籽上市后,平均出售价格每50公斤300-350元,比上年高10元左右,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。二是政策因素。农业农村等部门支持鼓励农户种植油菜籽,按照中央财政对稻油水旱轮作试点给予150元/亩补助。在确保试点面积落实的情况下,通过统一供应种子。将油菜生产目标由“油用”转向“菜用”、“肥用”、“花用”三结合。
2、成本增加致使利润下降。从调查的115户汇总情况看:2021年亩均成本420元/亩,2020年亩均成本412元/亩,同比增加8元/亩,增长1.9%。其中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(种子、农药化肥、机械化服务)2021年229元/亩,同比增加3元;2021人工亩均成本84元/亩,同比增加6元/亩;2021年亩均土地成本107元/亩,同比减少1元/亩。从调查的115户汇总情况看:两年亩均利润分别为337元/亩、346元/亩,同比减少9元/亩,同比下降2.6%。江永县两年亩均利润最高,分别为515元/亩、472元/亩,同比增加43元/亩、增长9.1%。因调查户中有4户种植小仔花生,亩平利润1200元以上。依次是祁阳市两年亩均利润分别为455元/亩、490元/亩,同比减少55元/亩、下降7.1%;蓝山县两年亩均利润分别为208元/亩、238元/亩,同比减少30元/亩、下降12.6%;零陵区两年亩均利润分别为185元/亩、240元/亩,同比减少55元/亩、下降21.7%;道县两年亩均利润分别为128元/亩、136元/亩,同比减少8元/亩、下降5.8%。
一是收益不大,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。近年来,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普遍上扬,净利润大幅度下跌,地租金、农资、人工、机耕等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,种植一亩油菜平均亩净利润300元到400元左右。再加上外出务工劳务费增加,年轻人外出较多,劳动力减少,户均播种面积相对偏少。另外,由于油菜籽价格从始至终保持相对平稳的走势,没有提升空间,收益偏少或亏损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。二是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不足,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。一些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失修,排灌渠道损毁较为严重,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。农机合作组织的耕整起垄机械多为水稻与烤烟用设施,油菜专用机械少,不能够满足大面积播种需求,还需要大量人工播种、施肥、移栽。采用水稻收割机改装收割,损失率较大。三是收购渠道不畅通。我市目前大的油脂加工公司不多,每年油菜的收割季节,没有专业的油料企业收购,大部分的菜籽油都是生产主体自己加工销售,遇到行情低迷年份,菜籽油难以销售,许多老百姓没办法都把油菜籽存放在自己的家中,一些收购商就趁机压价收购,影响种植户收益。四是气候影响较大。10底至12月连续干旱少雨,影响直播成活率且移栽油菜生产也受特别大的影响。特别是水利条件较差的地方,冬前长势非常弱,不能形成丰收苗架。连续阴雨天气,影响出苗,渍水死苗现象严重,油菜长势不好,影响油菜收成。五是油菜生产产业化发展不平衡,油菜种植大户发展慢,种植规模小。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少,带动能力弱,油菜生产订单普遍较少,多数种植户仅为满足自给自足需要,种植分散,油菜种植难以形成产业。
1、大力推广油菜生产适用技术,加强秋冬油菜田间管理。优化技术流程,从选种、备耕、种植等方面加强技术指导,提升农民种植的水平和积极性。根据政策引导及市场调控,适时调整油菜种植培养面积,优化种植结构。在油菜籽适种区提高土地利用率,实行精耕细作,提高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。对已经种植下去油菜做好当前的田间管理工作。搞好清沟排渍,中耕除草、病虫害防治、追施肥料等工作;搞好冬季管理,清沟沥水,防寒防冻;初花期和终花期搞好两次飞防,重点防治好菌核病和蚜虫,同时加入叶面肥和硼肥防止花而不实;春季田管,清沟沥水、做到雨停田干、看苗施肥,及时测产,适时收获。
2、提高油菜籽品种品质。目前油料生产的较大难题还是油料品质不高,产销不旺,效益不高。让农户优化油菜品种,提高品质,实行产销订单一体化。农户种油有效益,经销商有利润,才能促进市场发展,农户增收。
3、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,促进农民增收。加大秋冬季油菜生产投入,通过提供种子,保障农资供给,加强技术培养和训练和技术指导等措施,办好示范片;加大油菜规模化、机械化、社会化生产经营扶持力度,带动油菜产业的发展。建议省里出台相关文件,明确油菜籽种植补贴政策,保证种植户收益,以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。提高油菜耕种收机械化程度,加大油菜专用播种机、收割机的补贴力度,降低农户购机成本、生产所带来的成本。培育扶持油菜加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支持订单生产,发展优质油菜精深加工,延长油菜加工产业链,使企业增效,农民增收。
地址: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逸云路1号(市政府大楼2楼) 联系方式政府网站标识码:4311000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