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,就是张士平,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,靠着勤劳和智慧,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传奇人物。
这一年,他39岁,掌管的企业年利润已高达400多万,成为了全国供销系统的一面旗帜。
初中毕业后,为了减轻家庭负担,年仅18岁的张士平毅然放弃了学业,走进了当地一家国有企业——第五棉油厂,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推棉工。
繁重的体力劳动,并没有压垮这个年轻人的脊梁,反而磨砺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。
在第五棉油厂的几年里,张士平从不抱怨,踏实肯干,认真学习每一项技能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在改造期间,他每天都要光着膀子,在刺骨的河水中搬运石头,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。
1981年,35岁的张士平因为工作上的能力强和能吃苦,被提拔为第五棉油厂的厂长。
彼时的第五棉油厂,设备老旧,管理混乱,员工士气低落,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。
他果断地打破了传统的“大锅饭”制度,实行“多劳多得,少劳少得”的分配机制,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。
为了解决工厂长期停工的问题,张士平决定进行异购异销,利用闲置的榨油设备,收购大豆、花生等油料来加工,开拓新的收入来源。
张士平不仅拿出了自己的所有存款,还号召员工们一起出钱出力,共同筹集所需设备所需的资金。
在他的带领下,职工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,甚至将结婚的钱都拿了出来,支持工厂的发展。
短短三年时间,这个曾经濒临倒闭的企业,就变成了全国麻业利润最大的工厂,创造了令人瞩目的“魏桥奇迹”。
1985年,国家对棉花的管控政策做调整,棉花市场行情报价波动剧烈,第五棉油厂再次面临困境。
他意识到,仅仅依靠传统的棉花加工业务,已经没办法适应市场之间的竞争,企业一定转型升级。
有人认为,纺织行业技术上的含金量高,投资大,风险也大,以第五棉油厂的实力,根本没办法与那些大型纺织企业竞争。
也有人质疑,张士平一个做棉花加工出身的企业家,对纺织行业一窍不通,贸然进入,只会自取灭亡。
他深知,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席卷而来,企业想要生存发展,就必须敢于冒险,勇于创新。
他顶住压力,果断地将第五棉油厂改制为魏桥集团,并投入巨资,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,正式进军纺织行业。
他朴实真诚的态度,以及魏桥集团过硬的产品质量,逐渐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信赖。
在张士平的带领下,魏桥集团的纺织业务快速地发展壮大,产品远销海内外,成为了中国纺织行业的一匹黑马。
20世纪90年代,中国经济迅速增加,但电力供应却跟不上需求,成了公司发展的一大瓶颈。
为了解决电力供应问题,张士平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近乎疯狂的决定:自建电厂。
在很多人看来,电力行业是国家垄断行业,一个非公有制企业想要涉足其中,简直是天方夜谭。
他坚定地认为,只要不违反国家政策,对公司发展有好处的事,就应该敢于尝试。
2002年,魏桥集团第一座自备电厂正式投产发电,不仅解决了企业自身的用电问题,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。
自备电厂的建成,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也为魏桥集团进军高耗能的铝业行业奠定了基础。
在张士平的带领下,魏桥集团的铝业业务发展迅速,短短几年时间,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铝业生产企业之一,产品远销世界各地。
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,到横跨纺织、热电、铝业等多个领域的现代化公司集团,张士平带领着魏桥集团,创造了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。
而他本人,也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,成长为一位享誉海内外的企业家,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。
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但张士平从始至终保持着农民的本色,生活简朴,作风务实,甚至一直用的200元手机;
要知道早在2011年,张士平就以200多亿身价成为山东首富,而且他还为16万名员工建了属于他们的房子。
在企业内部,他要求干部职员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,不能忘记创业的初心。
他经常告诫员工:“公司发展了,不能忘了国家,不能忘了社会,更不能忘了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。”
在张士平的领导下,魏桥集团不仅赚了不少钱,还赢得了好口碑,成为了中国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标杆。
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工做起,通过勤劳、智慧和勇气,一步步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企业家。
信息来源:-张士平2016年05月22日新华社新闻《中企海外投资建设首个大型氧化铝冶炼厂在印尼投产》